张守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历届中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
自50年代开始,张守智教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也参加了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1992年,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7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
本次千峰越瓷品鉴会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陶瓷官网作为陶瓷行业媒体就中国日用陶瓷发展及国瓷推介会等相关内容对张守智教授进行了专访。
交流中,张教授指出,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陶瓷行业紧随国家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几十年,总体上中国的经济重点追求速度,这的确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这期间,中国现代日用陶瓷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忽视了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质量的问题。另外,大部分陶瓷厂基本上是在给国外陶瓷企业做产品加工,而且加工的都是西餐具,并没有关注国内中餐具这样一个美食美器文化的发展。
他还提到,近年来,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从十八大、十九大开始转型,并提出要放慢速度,抓品质,重质量,其中也包括我们的餐具文化。为此,从2014年的APEC,到上合峰会,加上互联网大会等等,我国举办了将近十次峰会。峰会的东风促进了国内酒店用瓷市场的发展。而且,国家用瓷和峰会用瓷专注中餐具,对于我国的食文以及中餐具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多次的峰会结束后,陶瓷餐具搞了多次的发布会,这其中也包括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为我们企业的行业组织也要搞这些品鉴会,目的就是让大家重视中国食文化的发展,当然餐具要尽快跟上,所以类似这样的推介会,包括今天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