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男,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大学本科。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名单。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龙泉市人才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1975年出生于龙泉青瓷世家,自幼跟随父亲陈坛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耳濡目染接触龙泉青瓷艺术。199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同年协助父亲创建龙泉市古窑瓷厂工作至今,从事青瓷造型设计和工艺研究,现任龙泉市古窑瓷厂法人、总工艺设计师。设计创作的作品在继承龙泉青瓷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既有传统基础又富有时代气息感。多次出访韩国、希腊、泰国、德国、迪拜、日本、冰岛,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陶瓷产区进行龙泉青瓷艺术推广及青瓷文化交流活动。
陈华在龙泉青瓷行业青年队伍中,是拔尖技术人才。被授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精英,深受国内外陶瓷专家和收藏家的青睐。
祥云洗
喜欢陶瓷的人都知道,宋代是中国瓷器臻于成熟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有官、哥、定、汝、钧五大名窑。关于古代哥窑窑址的具体位置,一直没有定论。多年前,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20多位专家实地考察,现场发掘了一些古代残器和瓷片,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经分析论证,认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窑址就在溪口。虽然这种说法至今依然有一些不同意见,我倒是真的希望这里就是古代哥窑原址,总觉得那么多的历史学者和古陶瓷研究方面的专家得出的结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不管怎样,当我看到那个“溪口瓦窑垟窑”的大字招牌,看到“千年之梦龙泉瓷,五大名窑溪口哥”的楹联时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千年窑火,一辈辈传承下来,今天又一次点燃,让我们心中平添了几分敬意。
龙窑,一般依照山势坡度砌筑,因形状像卧龙得名。烧制一窑青瓷需要上万斤薪柴,持续烧两天两夜甚至更长时间,其间要不断地投柴,薪柴燃烧的灰烬随热气流飘舞,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溶融的木灰落在陶坯上形成釉。泥坯的用料、薪柴的品种、升温的曲线、木灰飘落的多少、火焰的走向、瓷器在窑中的位置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瓷器的色泽变化。所以柴烧瓷器看上去区别不大,仔细分辨每一件釉色又有所不同,都是独特的这一个。柴烧瓷器粗犷朴拙、古风尽显,独有的魅力使得众多柴窑发烧友如醉如痴。
山居图
陈华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父亲陈坛根,再就是师傅陈善林。
陈华出生在一个青瓷世家,曾祖父陈福财、祖父陈裕行都是非常成功的青瓷艺人。父亲陈坛根更是成就卓然,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龙泉青瓷终身艺术成就奖获得者,曾经为国家领导人制作礼品更是龙泉青瓷界的一段佳话。作为龙泉青瓷界的代表人物,父亲对陈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陈坛根非常耐心地教陈华制作青瓷,从一点一滴做起,拉坯、上釉、烧制。父亲的要求又是非常严格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不能有一点马虎。父亲告诉陈华,制作青瓷,首先要向古人学习。古代青瓷之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认识到的,这种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觉到。
龙耳瓜棱瓶
是的,陈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真正懂了父亲这句话。他经常去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学习,同时参考了大量古籍和文献资料,按照父亲的要求,选择古代青瓷中最有代表性的器型,一次又一次地模仿,连他自己都记不得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件作品。仿制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陈华拉坯、修坯的技巧,在同辈人中是非常出色的,主要得益于此。我见识过陈华拉坯,一团泥巴到了他的手上,慢慢地拉起来,一会功夫就变成了一件梅瓶,手法之神奇叫人瞠目结舌。等到修坯的时候,他又变得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没有一丝马虎大意。
父亲不仅仅教陈华制作青瓷,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做好一个青瓷人。在父亲的教诲下,陈华没有急于求成,没有违心地迎合市场,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直潜心做自己的青瓷,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我想,陈华之所以获得成功,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对陈华青瓷艺术水平有提升的,还有师傅陈善林。
父亲陈坛根重视传承,但是老人家并不保守,他深知创新和传承一样重要。当陈华的基本功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父亲建议陈华拜陈善林为师。
陈善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凭着卓尔不群、巧夺天工的青瓷制作技艺行走江湖,名声显赫,成绩斐然。他的作品新颖独特、不落窠臼,青瓷界有口皆碑。
陈善林收了这个徒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陈华制作青瓷的基本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用不着手把手地教,问题是如何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使作品更上一个台阶。一件作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造型来展示主题,运用哪些技巧使作品更加完美?陈善林没有过多地讲道理,更多的是在具体制作时点拨一两句。
富贵牡丹
陈善林告诉陈华,有些人做了一辈子青瓷,还是一个青瓷匠人,有些人作品不多,却可以被称为青瓷艺术家。你不仅仅要做一个艺术家,还要做一个优秀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响鼓不用重锤,有了师傅陈善林的指导,陈华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真谛,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眼界更加开阔了,作品也更加成熟了。最主要的变化是,他的作品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魅力。
在一家博物馆的青瓷展上,陈列着陈华一件作品《祥云洗》。陈华告诉我说,这件祥云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师傅陈善林的影响。笔洗是青瓷最为常见的器型之一,每一个青瓷艺术家可能都制作过。陈华这一件却有着鲜明的特点,他很好地借鉴了古代的折沿洗,把笔洗的口沿处理得很宽,有5厘米的样子。在这宽宽的口沿上边,陈华用心雕刻出一朵朵祥云。祥云是指神仙所驾的云朵,是祥瑞之云气,从古至今就是吉祥、喜庆、幸福的象征。祥云纹环环相扣,婉转优美,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美好的寓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这些祥云纹饰,使得陈华的这一件作品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有了父亲的谆谆教诲,有了师傅的耐心指导,在不忘传承的基础上做自己的青瓷,陈华获得了成功。
他获得了很多奖励:作品《粉青方格洗》荣获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青-官》荣获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青莲》荣获“文博会”人类非遗龙泉青瓷精品展金奖;《覆莲盖罐》荣获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会金奖;《粉青三线罐》荣获上海艺术博览会评比金奖;《莲纹六方罐》荣获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富贵连连》荣获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哥窑回纹洗》荣获“首届中国历史名窑烧制技艺大赛”银奖;《三友-茶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山风》餐具荣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三等奖;《如意吉祥》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百川入海》荣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翠玉》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山花灿烂》图案设计荣获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铜奖;《吉庆壶》荣获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金线罐》荣获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孖生宝贝》荣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铜奖;《将军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陈华的作品参加了一系列大展:《富贵连连》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意境——人类非遗龙泉青瓷巴黎展;《枝丫盖罐》《粉青直边洗》应邀参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的“水、土与火的艺术”中国陶瓷艺术精品展;《覆莲盖罐》受邀参加2013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艺术邀请展;还有阿布扎比中国艺术展、德国柏林中国-龙泉青瓷艺术展、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海南省博物馆当代龙泉青瓷大师作品展等。
冰裂纹贯耳瓶
陈华的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象耳牡丹瓶》被中南海紫光阁陈列收藏;《粉青线纹罐》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正式典藏;《岁岁平安》被意大利米兰市政府收藏;《梅子青金线罐》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粉青波纹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粉青直边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粉青方格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覆莲盖罐》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祥云洗》被海南时代陶瓷艺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