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瓷业位于中国陶瓷名城,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故里齐国故都——山东淄博,是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宾馆酒店用瓷生产企业之一。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淄博瓷厂洪山分厂改制而成,具有60多年历史。上世纪末,淄博国营陶瓷企业,受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周转资金等方面因素影响,纷纷停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造成社会不稳,1998年成功收购了破产企业淄博瓷厂洪山分厂后,接受安置下岗职工800余人,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民营陶瓷企业——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
泰山瓷业发展历程,就是淄博日用陶瓷变革创新的缩影
十几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陶瓷企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日用陶瓷行业骨干企业,公司荣获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中国国家用瓷生产企业等称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淄博陶瓷烧制之一》传承保护单位,是山东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司主要生产高档酒店用瓷和顶级礼品瓷,有五大瓷种50余个系列,其中,镁质强化瓷全国销量领先,鲁青瓷全国独有,水晶骨瓷、水晶玉瓷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产品被选为国家礼品用瓷,由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总统元首,被选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北京奥运会和驻外使馆专用瓷,产品被授予“当代国窑”称号。
水晶骨瓷希望之声
水晶玉瓷餐具
国家礼品用瓷
缔造国瓷文化,是泰山瓷业的方向和目标
近年来,我们围绕传统陶瓷产业如何向文化创意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我们认为,不仅要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和品位,更要丰富陶瓷产品的文化内涵,传承国窑精粹,缔造国瓷文化,要做中国最高水平的陶瓷,做世界一流的陶瓷。因此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是,巩固公司科技成果,创新陶瓷工艺美术方法,走陶瓷科技文化发展道路。
传承淄博陶瓷传统烧制技艺,做国家级“非遗”的传承者
淄博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淄博陶瓷烧制技艺有着上万年历程,2011年5月,由淄博泰山瓷业申报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淄博泰山瓷业是该非遗项目唯一传承保护单位,在当年9月举办的中国(淄博)国际木火节开幕式上,文化部领导将国家级非遗匾牌颁发给淄博泰山瓷业。近年来,公司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妥善保护,建立了历史名釉名瓷名窑研究室,充实了公司非遗陈列室,按照古龙窑结构修建了燃柴龙窑,建立了传统陶艺体验室和非遗传承人大师作坊,自2005年始,我们已成功举办10届中国(淄博)国际木火节,邀请国内外陶艺家参加,对于淄博陶瓷传统烧制技艺延续发展,提升淄博陶瓷在国际上地位,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做好陶瓷文化创新,承担起国家级文化创新项目
陶瓷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我们在做好淄博传统陶瓷传承保护同时,积极做好陶瓷文化创新工作,2011年7月,淄博泰山瓷业承担了国家级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水晶骨瓷工艺与文化创新”,该项目是文化部与淄博市政府部地共建项目,是当年文化部8个重点文化创新项目之一,也是淄博市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部地共建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其主要目的,是重点培育涉及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当地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在传统产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示范作用。“水晶骨瓷工艺与文化创新”项目,在材质、生产工艺、装饰方法、陶瓷文化内容和陶瓷文化传播机制上进行创新,取得了圆满效果,其实施和推广有效的促进淄博陶瓷产品品牌提升,增强陶瓷产品实用性和观赏性,提升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对于推动陶瓷传统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发挥淄博陶瓷文化创新在全国的示范作用,带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晶骨瓷餐具
生产国家用瓷,打造当代国宴文化
在中国古代,以官窑瓷为主要内容的“御膳”文化代表了中国宫廷饮食文化的最高层次。在当代,以当代国宴用瓷和国家机关用瓷为主要内容的国宴文化是中国当代饮食文化的标志和最高层次。生产国家用瓷,就成为了泰山瓷业义不容辞的义务。近年来,我们积极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采用进口先进设备和智能控制窑炉,全面提升产品内在质量,创新器形画面设计,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用瓷标准,先后被选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务院招待所、驻外大使馆用瓷,得到国务院、外交部有关部门的好评,为打造当代国宴文化,贡献我们应尽的责任。
外交部驻外大使馆用瓷
纪念盘
做好鲁青瓷商标保护工作,创作出更多鲁青瓷艺术品
鲁青瓷位列中国四大青瓷之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重点保护品种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原淄博瓷厂科技工作人员,在传承挖掘淄博寨里窑口南北朝时期青瓷基础上,研制成功以滑石为主要原料的鲁青瓷。其釉料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系在乳白瓷胎上施于含铁、钡的长石釉,采用还原焰烧制而成。因瓷胎透明,晶莹剔透,釉面青翠欲滴,既有中国传统青瓷的特色,又有莹绿明快的独到之处。国学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赋诗一首赞美鲁青瓷:“光华朗润鲁青瓷,疑有天人捧玉卮,雪沫乳花浮午盏,静参禅味吃茶时” ,上世纪90年代,原淄博瓷厂破产,鲁青瓷一度失传。淄博泰山瓷业于2000年开始恢复生产鲁青瓷,并于2001年2月注册“鲁青”商标,受到国家商标法的保护。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原料精选,保持传统烧制工艺,追求鲁青瓷通透、细腻,如脂似玉的质感效果,创作出许多鲁青瓷精品,成为国礼首选,成为民间收藏珍品。
鲁青瓷莲花尊
积极创新,屡次在全国省级陶瓷新产品评比陶艺展评中获奖
公司成立以来,注重企业技术进步,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具有完整的研发设备和检测仪器,积极创新,取得22项科研成果,拥有7项专利,其中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省级以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陶瓷艺术展览各类奖项116个,其中国家级金奖15个,就在今年4月份,四年一届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在湖南醴陵举办,淄博泰山瓷业送展的“富贵鸟”37头水晶骨瓷餐具、“七彩仙子”33头水晶骨瓷餐具、“秋韵”68头水晶玉瓷餐具分别获得陶瓷艺术设计类金奖、银奖、铜奖,成为本次活动获奖最多企业之一,这是目前国内陶瓷行业各类评比中最高奖项,也是对我公司坚持创新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