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之乡北流市陶瓷历史悠久。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岭垌窑址”,见证了北流陶瓷悠久的历史,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一起岭垌窑址看看吧。
来到平政镇岭垌村,走在任何一条路上几乎都可以看到散落地上或埋在泥里的陶瓷碎片;几乎在任何一个山坡上,都可以寻找到年代久远的陶瓷窑址,以及埋在土里或掉在地上的瓷片。可以这样说,来到岭垌,就是走进了北流陶瓷的历史和文明长河。当地村民,也因此而自豪不已…
(70岁村民:苏庆举)
“这件是宋代的,这件不清楚但也好长时间了。我爷爷时就开有碗厂。当时产品销到哪里?各处都有。在美国读书的一个博士都保存有岭垌碗。”
据了解,早在1981年,岭垌窑址就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经略台真武阁等113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包括岭垌窑址,其保护范围涉及圩头岭等近10个山岭或山坡,方圆约3平方公里。
(北流陶瓷工业协会服务中心主任:许武林)
“现在整个山坡都是窑,到处是。只要一挖就能挖出碗粒。不单这个山坡,那边那个山坡也都是。”
(北流市博物馆副馆长:李振生)
“这条窑全长108米,窑头到窑尾高差8米半左右,窑辟高一米二,是宋代窑址,有1000年左右(历史)。整个岭垌窑址大概方圆3平方公里。(岭垌)窑,据传说有99条,现在考证有30多条。”
岭垌窑址,北流陶瓷的发源地,从鼎盛时期的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可喜的是,千年窑炉火,代代相传承,如今火更旺。“三环”陶瓷称雄国内、名扬全球,见证了北流人的勤劳、智慧、创新、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可贵品质,值得世世代代弘扬。
(北流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华)
“保护好岭垌窑址,是对北流陶瓷有一个定位,就是几千年的定位,说明北流陶瓷几千年的历史。窑址保护好,对进一步提升北流陶瓷品位、品牌,对北流经济发展,增加财税收入都是相当可观的。”
目前,北流市正在着手研究保护开和招商引资开发“岭垌窑址”,发展红色旅游业,建设“岭垌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