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美术学院与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大型艺术展览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拉开序幕。据了解,此次展览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美之路”系列展览之一,分为“手工的记忆”“手作的深耕”“手艺的生长”三大版块,旨在通过历史文献、平台建设、学术成果、教学思想等方面的展示,回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专业的发展历程,梳理学科文脉、传承学术品格。该展览将于1月13日持续至3月13日。
参观“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大型艺术展览
景德镇副市长熊皓主持开幕式,市委书记钟志生宣布展览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亦,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分别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姜玉峰、杭间,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法根、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立耕、市政协主席黄康明等共同出席开幕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历史的邀约》为题发表了充满激情的精彩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存活着“三大精神”
许江指出,中国美术学院被称为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国立艺术学府,在于学校的影响力,包括明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开启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教育、国画艺术的建构、书法艺术的教育等众多中国艺术的先河,以及令人敬仰的一代代的名师队伍。中国美术学院主要有三大精神,即文艺复兴的使命精神、博约弘毅的哲匠精神、湖山风雅的诗性精神,这三种精神不仅活在校园里,而且活在一代代的青年心中。
向国瓷名都“汇报” 向悠远历史学习
许江指出,景德镇是国瓷名都,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江南人以茶米为食、丝麻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生活,其方方面面都有精雅的体现,又最终在陶瓷上“酿成”了国艺的高峰。陶溪川曾经是上世纪国瓷产业的基地,带着一代代国瓷产业的痕迹,今天这里变成了优质文创产业的基地。御窑厂是北京故宫的“根”,在那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国瓷御窑的生产,而且看到了古中国城市的生活。“景德镇学”这种以陶瓷手工技艺为核心的国学系统和家园生活,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举办举办“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展览,我们回应这个历史的邀约,追念55年前林风眠老院长的足迹,一方面是向国瓷名都“汇报””一方面也是向悠远的历史学习。
梅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中国美术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艺术家、现场的各位嘉宾和媒体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
增强文化自信 用陶瓷讲好中国故事
梅亦指出,“指尖绽放美丽,文化连接世界”,千年岁月的沉淀,让景德镇保留着国内外最为丰富、独特的陶瓷文化遗存,汇聚了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今天的景德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工匠朋友们来到这里,共同编织五彩斑斓的文化创意梦想。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最早开设设计学的高等学府,景德镇与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次“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展览,基于对东方手工艺术特征的思考,指引着手工艺术专业回归手艺根源、复兴东方经典,对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用陶瓷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诚挚地期待今后双方能够进一步加深文化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艺术联系,加强陶瓷文化、技艺的传播与发展,激发更多人对东方手工艺术的关注,共同振兴繁荣传统手工艺术。
周武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和策展团队,向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对活动的鼎力支持表示谢意,向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诚欢迎。
手工艺术新起点 助力民族工艺文化振兴
他指出,本次展览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当代手工艺术展,它以“意匠之手”为主题,是基于对东方手工艺基因的思考,体现了专业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国美建校九十周年献礼。展览从不同维度指向“意匠之手”这一核心主题,彰显着手工艺术学科的办学宗旨。当前,手工艺术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市校携手构建文创共同体,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助推民族工艺文化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