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陶瓷官网!请[登录] [注册] 服务热线: 19912348019、19932908262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关注陶瓷官方微信
更多

年过古稀未伏枥 犹向陶瓷寄情深-----专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老师

发布时间:2017-09-08 来源:中国陶瓷官网 384次浏览

齐鲁圣地南国人,

笔墨瓷作传世神。

瓷设创汇赢万金,

雕塑献艺报国恩。

刻瓷之上见朴真,

彩绘笔下脱凡尘,

年过古稀未伏枥,

犹向陶瓷寄情深。

 尹干4.png

尹干,1941年生,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东陶瓷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他196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为该院首届陶瓷艺术专业本科毕业生。50多年即使转换多个地方和单位,从未离开过陶瓷,一直致力于陶瓷新的技艺的创新和探索。

尹干老师在日用陶瓷造型装饰、陶艺、陶瓷雕塑、花釉绘制、刻瓷、青花等方面贵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在陶瓷艺术设计理论方面也做了系统的研究。近几年又涉足琉璃艺术创作和丝绸艺术设计。是什么让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还在不停的探索陶瓷的新领域?又是什么让他一直致力于陶瓷艺术事业?为此,我们与尹干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尹干7.png

半世人生  与陶瓷结下半世缘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1958年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我是第一届陶瓷美术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服从分配来到淄博。那时候在淄博陶瓷艺术领域我是第一个来自院校的。从1962年9月由江南来到北国,已经五十五年了。”尹干说道。

他上四川,过三峡,下桂林,赴苏抗,一上庐山,二进宏村,三爬黄山,四登泰岱,八盘鲁山,走过了鲁中山区的村村寨寨,雄峰幽谷。壮麗山河,朴实村寨,尽收眼底,溶于心中。这样永不停歇的写生经历,就如他陶瓷的半世人生,从不间断,一直向前。

尹干陶艺4.png

而当谈起这半生的陶瓷人生,一下子就打开了尹干大师的话匣子。像朋友一样聊起了陶瓷的那些美好时光。“我的陶艺创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去南方,当然那时我对现代陶艺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回来后我创作了《生命》、《力》、《轮》等几十件作品,属于对现代陶艺初步涉猎、初步领悟。到了本世纪初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的陶艺创作。我对我们国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非常感兴趣,我大学期间曾经到北京参观,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装饰,非常崇拜,先民创造的陶瓷造型和装饰数量之大之美,令人惊叹先民思维之朴实单纯,创作手法之自然。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原始的东西往往是最民间甚至有现代感的一种艺术,所以我对这个时期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我对我国新石器时代陶瓷方面的造型和装饰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资料的整理,并发表了《新石器时代的陶杯造型》、《最原始的陶瓷造型活动是对自然界的模仿》、《用远古陶瓷艺术乳汁浇灌现代陶艺原地》等论文。”

尹干陶艺24.png 

责任担当 日用瓷改写人生轨迹

而当记者问到这么多年的陶瓷艺术经历,最有纪念意义的陶瓷技艺是什么?他告诉记者“是日用陶瓷,它是一种产品,是为国家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是作为一个陶瓷设计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告诉我们,对于日用陶瓷主要在他工作期间,这是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在山东省陶瓷公司系统工作时,也就是参加工作不久的1964年,为了改变山东陶瓷“粗老笨重”的落后面貌,轻工业厅从各地区和单位抽调了部分设计人员组织了一次日用陶瓷造型与装潢会战。这次会战,他设计的《玉柱茶具》,由于造型新颕,具有时代感,为外商青睞,大量出口,生产达十年之久。1979年设计的《中华盖杯》鲁玉瓷盖杯,后来改用高石英瓷制作,1984年进入了北京中南海紫光阁,选为国家领导人用瓷,这也是淄博最早国宴用瓷。

尹干日用39.png

随后的十多年里,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为北京饭店设计歺茶具象牙黄瓷《友谊桌上用具》;被选为国家领导人用瓷的《中华盖杯》鲁玉瓷盖杯;一些茶餐具,色釉《金钟茶具》,乳白瓷《曙光茶具》等等,很多设计都被市研究所、陶瓷厂大量采用,为各大企业增加新品种、开辟新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退休后的尹干也一直与时俱进,自学电脑、PHOTOSHOP等软件设计纹样,在陶瓷产品设计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计作品的同时还发表了大量的创作文献,如《圆的组合与分割在陶瓷立体造型设计上的应用》、《方形分割与组合在器物造型设计上的运用》、《线型、形体与器皿造型设计》等论文。

尹干日用822.png

花釉刻瓷  技艺无止境再攀高峰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正处于花釉艺术开发的关键时期,五彩缤纷的花釉、光怪离奇,所以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激发着人们创作的欲望,特别是淄博市硅研所的瓷花釉蓝钧和兔毫在全国影响很大,在这一阶段尹干也创作了一批作品,结合蓝钧釉和兔毫釉的特点,并且采用手绘和先刻纹样后浸釉的手法,比如前期的作品《卷起千堆雪》和后期的手绘花釉作品《金边蓝钧釉碗》、《金边蓝钧釉盏》等等。

尹干花釉14.png

21世纪之后,尹干开始涉足刻瓷艺术,期间他走过了祖国大大小小的村落,壮美秀丽的山河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从小酷爱画画和大学时期养成的外出写生的习惯都为他的刻瓷艺术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写生是尹干艺术生活的必修课,为此他在大自然中上下求索,在创作了乡土题材的《鲁中山村系列》等的同时,又创作了《江南水乡》、《皖南民居》、《泰山》、《桂林》、《黄山》系列刻瓷作品。

尹干刻瓷4.png

在鲁中山区时,尹干吃农家饭,睡农家乐,在当地的村庄就地取材,朴实富有沧桑感的村落一幅幅地画在了纸上,印在了心里。回到创作室,再把实地写生的水彩、钢笔、炭笔作品,经过提炼、创作,一一的刻在了瓷盘上。就这样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的创作过程中,尹干俨然成为了一位音乐大师,他陶醉于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想像,把手中的小锤和刻刀当做不断翻飞跳跃的音符,随着五线谱的无限延长,系列刻瓷作品《鲁中山区系列》、《鲁山系列》、《沧桑岁月系列》等磅礴而出。如今,年逾七旬的尹干,近年来又多次回到家乡,以难以想像的创作毅力和创作热情,到革命老区和农村写生采风,着手《红色文化系列》和《客家文化系列》的刻瓷创作,并已完成部分《客家文化系列》作品。尹干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五十多年来,他在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中积累着艺术创作的灵感。

尹干刻瓷9.png

回归自然 朴实之心圆满陶瓷人生

对于艺术创作是否成功,他也有自己的感悟:做艺术创造,除了要有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和文学等方面的修养,还需要:一,有目标,有追求;二,有毅力,能坚持;三,有创意,有思维;四,能吸收,能包容。为了达到我的创意和思维的较佳效果,我会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手段与方法,选取不同的材料。所以在绘画领域里,炭笔画、钢笔画、中国画、水彩画、油画我都触及过。陶瓷艺术领域,在日用陶瓷、陶瓷雕塑、釉上彩、釉下彩、刻瓷、花釉、陶艺等方面也都进行过探索。

“2000年退休后建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有了更轻松的心态和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陶瓷艺术创作中。先陶艺,后花釉,又刻瓷,又彩绘,我交替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创作。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和确立自己的陶瓷艺术语言。

因干花釉06.png

我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在教学之余研究的新石器时代陶器这个文化转化成一种作品,这样我就以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思维去呈现新的创作。比如说,新石器时代有几个比较典型的造型,一个是鬲,一个是鬶,一个是鼎,我认为,这些造型是模仿自然的。鬲是模仿人体的,鬶是模仿鸟类的,天空的飞鸟。把现代人的思维加进去。比如同样是鬲,你让它更加和人体发生联系,加上现代的元素,甚至加上上古青铜器的一些元素进去,把它应用到现代陶艺里面来。创作了几十件作品,比如说《人与鬲系列》、《鸟与鬶系列》、《彩陶人面尖顶瓶》《彩陶纹球形鼎》等作品。所以同样是古代一种文化,赋予其一种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在里面,它就可以演变成现代陶艺作品。

尹干雕塑9.png

我还非常热爱陶瓷雕塑,山东硅院的陶瓷窑变花釉和张店陶瓷厂的星点无光釉这两种材料也给予我雕塑创作的冲动,先后创作了《摇篮》、《溪旁》、《草原之花》、《小鸟之歌》、《般羊》、《展翅》《圆形动物组雕》等50多件陶瓷雕塑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在淄川建筑规划设计院任院长,开展过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工作,完成了《淄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等多项规划与园林设计及几件大型园林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我比较注重形式感和线型的简洁流畅,力求形象的夸张和生动活泼。材质运用上我主要是采用星点无光釉和花釉,突出陶瓷的质地美。”

尹干雕塑5.png

尹干大师涉猎的艺术范围之所以比较广是因为他觉得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追求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所以他走的路就不会完全一样,这一生喜欢探索,愿意创新,只要有个新的构想以后,就很自然地很必然地追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新的工艺、新的材料,甚至新的艺术领域。创新是整个艺术创作的核心,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力。工艺美术创作要贯穿设计的理念,表达的内容要与环境、形式、材料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或陶瓷、或玻璃、或金属、或漆器、或编织品。应尽可能多的接触本地区的不同材料与工艺,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为丰富多彩。

尹干5633.png

“作为我来说,我从来没有把陶瓷领域的这些东西截然分开,它都是你的理念、你的思维、你的追求、你的艺术经历、你的生活经历和你的陶瓷艺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我对生活是比较随意的,我喜欢过一种比较朴素、比较实在的生活方式。你的性格、人格,你对生活的认知、认识和追求,它都体现在你的创作当中。我这一生当中我并不是在物质上有什么更大的追求,我是想过一种比较朴实的比较内涵的比较平静的一种生活,实际上我在做一件我想做的,我愿意快乐去做的事情。我总觉得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做不完。在黑白艺术世界里和彩色艺术世界里都有我想追求的东西,晚年我可能在色彩上有更多的追求,做一个有优美旋律、轻松活泼快乐的梦。”尹干这样说道。

就是这样一直致力于陶瓷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让我们见识到尹干大师对陶瓷事业的始终如一的坚守。即使现在已年过七旬,但仍然在创造,在探索。

关键字: 大师 尹干 陶瓷 日用陶瓷 陶艺 刻瓷 花釉
服务热线:19912348019、19932908262 自动传真:0315-592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