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陶瓷官网!请[登录] [注册] 服务热线: 19912348019、19932908262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关注陶瓷官方微信
更多

《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7-08-14 来源:中国陶瓷官网 242次浏览

8月13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孙旭光,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晓山和德化县领导刘德旺、陈坚宏等,以及中央、海外驻京和福建省、泉州市主流新闻媒体等记者80多人出席新闻发布会。

德化白.png

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晓山介绍说,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早在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就成为海上丝路主要输出商品,质地优良、光滑如雪的德化白瓷,风糜欧洲,被上流贵族、学界誉为“中国白"。改革开放后,德化陶瓷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为持续提升德化瓷影响力和美誉度,德化县委、县政府组织该县最具代表性的陶艺家联合进京展示。本次展览时间为8月20日至9月1日,8月20日上午10:00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德化白瓷艺术展开幕暨《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出版发行仪式。当日还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9月1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将举行“中国白”作品捐赠仪式,届时将有一批大师作品入选国家博物馆珍藏。

德化县长刘德旺表示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既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也有陶瓷新秀作品;既有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有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充分展现德化的传统陶瓷文化和精美陶瓷艺术。

8月20日上午将举行的《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文物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郑国珍主持,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的领导专家和德化大师代表将围绕德化辽田尖窑址发掘考古的价值与意义、德化瓷烧制技艺等两个主题进行研讨。尤其是3700多年前,德化辽田尖窑址发掘考古印证了德化是中国最早青瓷制造地和中国龙窑起源地。

入选此次国博展的106位作者181件作品,以及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均选入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国家博物馆馆长参与该书主编。

学术主持孙旭光,策展人王艺,德化县长刘德旺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等就关于德化陶瓷制作历史、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塑造国际品牌、德化白瓷的艺术收藏价值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德化是千年古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取名“德化”,有“以德化民”之意。德化陶瓷制作始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是全国较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关键字: 陶瓷 艺术 中国白 德化 一带一路
服务热线:19912348019、19932908262 自动传真:0315-592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