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陶瓷官网!请[登录] [注册] 服务热线: 19912348019、19932908262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关注陶瓷官方微信
更多

玉松汝瓷品牌故事:寻梦·天青釉

发布时间:2021-03-30 来源:陶瓷官网 11161次浏览

汝瓷之谜,堂奥在胎釉。

历代文献关于汝窑的记载,仿佛在诉说一个悠远飘渺的神话。它的釉中,加入玛瑙,釉下气泡闪烁,晶莹如攒珠;它温润的釉色,仿若万花筒,在不同的光照下幻化出不同奇妙的光晕。在中华陶瓷艺术史上,它仿佛一颗耀眼的流星,经历了瞬息辉煌而遽然湮灭。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瓷器烧造的又一座高峰,曾创制多种精美盖世的瓷器,也曾命令御窑仿制汝瓷,但以失败而告终,以至乾隆感叹:“仿汝不似汝”,无奈在一件汝瓷上写诗一首:“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釉。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破解汝瓷之谜, 重现天青釉色之美,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界面临的一个世代难题。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孟玉松接受了恢复汝瓷天青釉的科研项目。这显然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且不说釉料配方难以解决,就是目睹一件传世汝官瓷对许多人来讲都是一种奢望。因失传时间太久,存世的天青釉汝官瓷极为稀少,在南宋就有“近尤难得”之叹,在明清两代,民间则流行“家有钱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古陶瓷界的前辈陈万里先生,生前曾多次到汝州寻找汝官瓷窑址未果,后来古陶瓷界专家冯先铭和叶喆民先生偶得一片汝官瓷,如获至宝,秘不示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倒是珍藏有几件传世汝官瓷,但也只能在数米之外,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远观望。



在这种情形下,研制天青釉,谈何容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困难面前退却不是孟玉松的性格。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1984年北方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早。惊蛰刚过,柳枝就开始抽出嫩黄的幼芽。为了研制汝瓷天青釉,带着春天和煦的气息,她第一次到北京故宫找到陶瓷组专家耿宝昌先生,说明来意后,为了支持汝瓷的恢复,院长当即签字并通知拿钥匙的四名馆员到珍宝馆现场从玻璃柜里捧出弦纹尊,让她近距离观看天青釉弦纹尊。多少回梦里,孟玉松想象着“雨过天晴”的“青”;多少次冥思中,孟玉松想象着汝瓷形神兼备的美。现在,这尊弦纹尊就在自己的眼前,孟玉松仔细端详着,简洁的弦纹尊也像一尊塑像,尽情地展现着它优良的天姿,美妙的神韵。孟玉松的心里不禁升起一种如敬神灵的虔诚。好久,她才像抱一个初生的婴儿,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件弦纹尊,她要把它的艺术之美刻在自己的心里,刻在灵魂深处。世界静极了。春风拂动屋外柳枝的声音都听得见。只见那弦纹尊的釉色青中泛绿,绿中泛青,开片均匀,柔和典雅,像一湾静泊着的泉,又像一首美丽的诗,含蓄内美,意味隽永。拍照是不允许的。孟玉松把那种“釉感”牢牢记在心里。在走出故宫时,她心中忽然想:“如果回到汝州后,这种记忆模糊了怎么办?”就在这一刻,女性的细腻发挥了作用。她赶到北京市最繁华的大栅栏布匹市场,寻找与那件弦纹尊颜色接近的布料。大栅栏布匹市场里各种颜色的布料虽然琳琅满目、各呈异彩,但真正要寻找到那柔和典雅的天青色调,却遍觅不得。整整转了五个小时,正当孟玉松有点绝望的时候,忽然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看到了一种与天青釉颜色十分相似的棉布。她顿时眼前一亮,快步上前,毫不犹豫地买上三尺,十分珍贵地装进了自己的包裹。



多少个日日夜夜,孟玉松依托布料的颜色做基础,对各种釉色的配比进行调整,反复进行试烧。多少次失败苦恼,孟玉松告诫自己滴水穿石,失败是成功之母,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1985年,当配方调整到41号时,孟玉松拿上烧制的几个汝瓷小碟再次来到北京故宫请教耿宝昌先生,耿先生看后说“嗯,有点味,但是有差距”。耿先生再次找院长批准让孟玉松再进一次珍宝馆观看弦纹尊。看完弦纹尊她又去请教冯先铭先生,冯先生鼓励说:“小孟,你真不简单,我看一次都不容易,你却看了两次。”孟玉松顿时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回到厂里,一头扎进试验室,扎进试验窑洞,继续试制汝瓷天青釉。又是两年720个日夜过去了,当1987年配方调整到91号时,终于试烧出了天青釉的雏形。孟玉松把自己试烧出的天青釉瓷器送到北京,请专家们鉴评时,专家们说:“小孟,这种颜色与古汝瓷的天青釉十分相近了,但宋代的汝官瓷敲起来声音短而哑,你这实验品声音清脆,和汝瓷声音不符合。”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但对孟玉松来说,曙光在前就是胜利。她回到厂里,疯一样反复配料反复试烧,又经过古陶瓷专家们的多次鉴评和指点,当配方调到222号时,历经上千次的烧制,汝瓷天青釉经过专家们最终鉴定,各项指标都达到和接近宋代汝瓷水平,陶瓷界一致认为研制成功,并引起海内外各界的关注。

这真是:梦里寻觅天青釉,蓦然回首,原来在艰辛曲折处。

作品欣赏




关键字: 玉松汝瓷 陶艺家 五大名瓷 河南特产 玉松汝瓷创始人
服务热线:19912348019、19932908262 自动传真:0315-5928086